首页 新闻中心 地方残联动态

重庆市残联举办残疾人普法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打造专业化“法治护航”队伍!

为全面提升基层残疾人普法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筑牢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治防线,10月24日,重庆市残联举办全市残疾人普法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来自各区县残联法治工作负责同志、法律救助工作站服务律师、专职委员及人民调解员等一线普法骨干齐聚一堂,接受了一次系统而深入的专业赋能。

图为会议现场

图为会议现场

开班式上,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刘凝在讲话中指出,加强残疾人普法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残疾人领域落地见效的必然要求。他强调,要提高站位,准确把握残疾人普法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法工作导向,通过耐心细致的法律服务,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感受到法治的公平正义;要着力提升普法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运用手语翻译、口语同步、大字读物等无障碍传播技巧,推动法治宣传“活”起来;要提升识别法律需求、提供专业咨询、引导申请援助等服务能力,努力成为法律服务“引导员”和“联络员”,为权益受侵害的残疾人搭建起“从普法到维权”的坚实桥梁。“

了解对象需求,通过分层次、分领域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首堂培训课上,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副处长母金玲以《筑牢法治根基,护航美好生活》为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规,从提升普法宣传教育质效的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创新普法形式、精准把握残疾人需求,让法律知识以更接地气、更易理解的方式传播,真正实现入脑入心。

下午,市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法律援助专职律师谭友成围绕《依法助残渝援同行》主题,为学员带来了一场内容翔实的法律援助实务讲座。他结合丰富的实践案例,深入剖析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特点、流程、技巧及难点,着力提升参训人员在法律咨询、申请引导、案件协办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确保残疾人在遇到法律纠纷时能获得及时、有效、专业的法律支持。

会后,参训学员表示,此次培训很实用,不仅深化了对残疾人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掌握了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技能。返回岗位后,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残疾人的实际行动,努力成为政策法律的“宣传员”、合法权益的“护航员”和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据悉,此次培训是重庆市残联深化残疾人事业法治建设、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能力建设,将持续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扎实、服务贴心的专业化普法队伍,推动我市残疾人法治宣传实现从“普及知识”向“培育能力”、从“单向宣传”向“双向互动”的深刻转变,促进全市残疾人普法与法律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为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重庆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