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视多障儿童的教育康复3
提问内容:
学龄期,视力残疾,完全看不到,同时被诊断有自闭症,上课不能坐下来,不配合,不听指令,尖叫,不理人,除了说给他喜欢的糖,会静坐下来3秒左右,不给就大叫,打自己。又因为她的视力受影响,很多训练开展不了,请问对于这样的孩子有没有好的一些方式方法推荐呢
专家张悦歆回复:
首先,是否是自闭症、如何诊断的、诊断结果是否可信?这都得打问号。因为常规的自闭症儿童诊断方法不适用于视障儿童;孩子可能出现的一些类似自闭症的典型表现,可能是因为视障孩子的视觉缺陷造成的。所以家长自己先不要轻易给孩子冠以自闭症的帽子。
其次,不管是视障还是自闭症,家长描述的这些情绪行为问题多有可能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即孩子不会用言语表达,家长读不懂孩子的需求。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行为,首先要分析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前因和后果,即什么具体的情境下出现问题行为(前因)?当大人对这些行为作出不同反应时孩子的表现如何(后果)?如果确实是由于沟通不畅(包括不明白规则、不懂规则和要求等)造成的,那解决办法就是帮她找到与他人有效沟通的途径、让她逐渐明白规则和要求;如果是由于早期家长给“惯”出来的,即不合理的一些行为,那就要通过一些行为矫正的策略来矫正。对于前者,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方法常用视觉提示、结构化教学等方法,但这又是视障儿童所不能用的,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制作使用可触摸的沟通板,沟通板上的可触摸标志物品应根据你对孩子的了解,选择对孩子有意义、能理解的物品,并且每个可触摸标志代表不同的含义(包括孩子的需求、你对孩子的要求、规则等),逐渐建立与孩子的有效沟通途径——当然这些方法是建立在孩子没有口语表达的基础上(家长您没有明确描述孩子是否有口语)。对于后者,则要采用一些行为矫正的方法,如正强化、负强化、甚至适当的惩罚(注意:不是体罚!!)。相关行为矫正的方法,建议可以购买一些书籍学习使用。
此外,建议家长先不要盲目地把孩子送到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做训练,因为目前做自闭症儿童康复的方法和手段都不能直接适用于视障儿童。对于学龄视障儿童而言,目前通过学习盲文后进行有效沟通也是必要的。